報告題目 |
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 |
報 告 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孫豔明教授 |
報告时间 |
2024年11月28日(周四)16:40 |
報告所在 |
椒江校區B號樓248會議室 |
報 告 簡 介 |
報告内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非富勒烯受體分子的快速發展,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不斷取得突破,然而,相較于傳統矽基和鈣钛礦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較大的非輻射複合電壓損失限制了其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深入理解质料的化學結構、聚集態結構、形貌和器件電壓損失之間的關系,是目前科研人員一直關注和致力于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在相貌調控方面,孫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新战略,即“纖維網絡战略”來調控相分離,爲優化給受體結晶性和抑制非晶共混區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质料設計方面,團隊通過傳統的側鏈取代战略,優化了非富勒烯受體分子的分子堆積,增加了给受体距离,降低了器件的非辐射電壓損失。通过理性分子设计和纤维形貌优化战略,有效降低电池的非輻射複合電壓損失,其最高效率有望突破22%,大面積模組效率超過18%,應用前景十分灼烁。 報告人簡介: 孫豔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本科结业于山东大学化学学院。恒久从事有机光伏质料及器件的研究事情,提出了纤维网络调控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相疏散的新战略。这一战略目前被普遍应用于高效率有机光伏器件的制备中。在Nat. Energy, Nat. Mater., Nat.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论文被Nature、 Science等杂志他引20000余次,多篇论文引用凌驾1000次。2013年入选中组部“外洋高条理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2018年度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2023年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宁静球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1-2023年连续3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7年和2018年划分受邀作为客座编辑在传统高分子杂志 Macromol. Rapid Comm.和海内新能源杂志 J. Energy Chem.上组织“未来青年科学家”和“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专刊。担任 Adv. Sustain. Syst., Macromol. Chem. Phy., Adv. Photon., SmartMat等杂志的编委。 |
承辦學院 |
质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發布日期 |
2024-11-27 |
歡迎廣大教師、學生參加! |
文:曹卫明 / 图:无 / 审核:缪鸣安 / 责任编辑:孙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