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 |
氮氣的活化與轉化-直接以氮氣爲氮源的合成化學 |
報 告 人 |
席振峰 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 |
報告时间 |
2024年6月14日上午9:00-9:30 |
報告所在 |
醫化學院二樓會議室 |
報 告 內 容 簡 介 |
報告內容:涉及氮氣的活化與轉化。致力于实现温和条件下直接从氮气高效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将从工业合成氨技术、氨气活化与转化的意义、氮气直接利用化学研究现状以及固氮化学直接从氮气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挑战等方面教学固氮的研究历程及未来。 席振峰教授簡介: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博雅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本科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89年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南京大學配位化學所、鄭州大學和河南化學所(導師:金鬥滿研究員);1996年博士研究生畢業于日天职子科學研究所(導師:Tamotsu Takahashi(高橋保)教授)。1996-1997日本北海道大學觸媒化學研究中心博士後;1997-1998日本北海道大學藥學部助理教授。1998年到北京大學化學學院事情,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199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9年入選教育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000年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2001年被聘爲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2002年4月至2006年5月任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院長;2005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国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获2003-2004年度中國化學會-巴斯夫“青年知識創新獎”、2004年中國化學會首屆“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2005年“中國禮來科技貢獻獎”、2007年“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一等獎”,2014年“阿克蘇諾貝爾化學獎”,2023年“第八屆中國化學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貢獻獎”等。201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部)。2019年获批肩负国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空气主份转化化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曾担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指导老师(1998-2000),講授研究生《金屬有機化學》理論課(2000-2005),講授醫學部大一本科生《基礎有機化學》理論課(2008-2022)等。指导多名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开展研究事情。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配合主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识别与功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化学通報》副主编,《科学通報》执行副主编,Wiley學術期刊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副主编,以及美国化学会學術期刊Organic Letters副主編(2013-2023)。现任国际學術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國家科學評論), Synlett/Synthesis, 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 Chem. Lett., Asian J. Org. Chem.,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及多个国內學術期刊的编委或照料编委。担任多个国际聚会会议的咨委、主席或配合主席。率先提出并系统开展了双金属有机合成试剂化学,特别是“双锂试剂”化学研究。目前致力于氮氣的活化與轉化研究,将实现温和条件下直接从氮气合成含氮有机化合物作为其科研生涯的最终目标。“协同效应”是席振峰研究室科研、生活与文化的焦点,“深·新·信”是席振峰研究室坚持的科学研究要领和理念。
|
承辦學院 |
醫藥化工學院 |
發布日期 |
2024-06-03 |
歡迎廣大教師、學生參加! |
文:张玉琢 / 图:无 / 审核:申士杰 / 责任编辑:孙晓俊